我來繼續寫道歉課的作業。不過接下來這幾天我都在趕馬拉松作業,我會拆開來,寫短一點。

第五天的回家作業是,老師要我們回去練習寫出和不同對象的道歉文,也可以跟家長和各方親友討論,要怎麼道歉比較恰當?

向年紀小的對象道歉

向年紀和自己差不多的陌生對象道歉

向親密好朋友道歉

向年長者道歉

以及思考:不同年齡層需要的道歉是什麼?你覺得對方會期待你說出什麼樣的道歉?可以和家人輪流扮演角色,討論你們最在乎的是什麼樣的道歉內容?有沒有一種道歉範本,是套用所有年齡層的,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?如果覺得沒有的話,你覺得差別在哪裡?

由於長老的威嚴感太強烈,很難扮演其他年級,我問能否找域靈小清(感覺同年紀)還有熟識的外星朋友,以及我家指導靈當我的道歉作業對象?長老說可以呀。

還有個問題是,地球人(還有地球的眾生)使用的語言結構跟外星不太一樣,在地球上,我們會強調「我」這個獨立個體,而在外星都會用「我們」來代表我們同在一起(甚至是黏在一起密不可分)

所以老師的作業中也還有一項是『我們』和『其他團體』產生誤解,該怎麼找到問題的重點究責,這反而是我不拿手的。總之這個部分,我和長老討論很久,後來長老建議我先去當群聚微生物(地球上生命週期比較短的)也許我就可以理解這個感覺了。結果為了寫作業,還得額外分出部分能量做輪迴體驗這個作業有多不好寫啊。

至少道歉課像是一週一次的課程,中間穿插其他的課程,所以我還有時間煩惱跟思考著該怎麼準備。

也是在跟地球的眾生道歉完一輪,然後和星際的眾生道歉完一輪,我請問大家的想法是什麼?兩個世界的各位在乎的道歉重點完全不同。

地球上的眾生格外重視「你要照顧我的面子,你要給我台階下,你要讓我感覺到,我的心情被你照顧了,我才會接受你的道歉。」對方想要感覺自己是重要的。

外星重視的是「你真的知道你的問題在哪裡嗎?你能理解我不開心的原因嗎?你有想到解決的方法嗎?我要知道你的心意,和我的心意差別在哪裡?要確保雙方的感受同步。

真是奇妙!我把這份觀察跟老師分享,老師很滿意:「確實在不同的世界,大家需要的道歉內容是不同。對方需要的部分可以多加兩三句強調,像是地球需要的是:『我看到你很認真,我看到你很努力,但是我真的做不到你的標準』你要先稱讚對方,讓對方感覺舒服了,他才能打開耳朵聽到你的需求,你再解釋你想要做的是什麼?對方比較可以接受。

「我們這邊的世界,沒有這麼在乎稱讚,我們在乎的是『你和我之間差異在哪裡?我們需要一起拯救問題』,這裡的世界適合的道歉是『我感覺到你跟我之間目標不一致,而我提出一個看法,希望我們可以補救這個關係。』偏向修補與圓融的互動。」

「老師,你覺得地球眾生會這麼重視稱讚,是出自於什麼原因啊?」我好奇地問。

老師很快地調閱地球的資料,簡單看了一下,跟我解釋:「因為地球生態就是競爭體系,從微生物到大型生物,大家都要靠努力的競爭,才能取得資源和成就,存活是地球生態最重視的目標。而代表生活的努力,相對來說,也是你們最注重的內容。也沒有好壞的差別,單純是生活背景造就的原因。

「可是老師,在地球上道歉很難,因為大部分的眾生包含我,我們都對拉下臉道歉覺得尷尬,所以不善於道歉,很怕感覺自己不如人。現在我漸漸釋放掉這個包袱,但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協助其他人們練習道歉?」我問。

老師想一下說:「既然地球生態會在乎輸贏,你們很自然就會把『道歉就是輸了』連結在一起。可是道歉的重點是,『我很在乎跟你的關係,我希望修補這個關係,而我對你的愛已經超越了輸贏』,你可以跟地球的大家解釋——我們會道歉,都是出自於真心的重視。

「難免的,如果是在職場上,屬於非親密關係的衝突事件,很容易被『我不能服輸』的心態草草帶過。那我會希望,在這種公共場合的道歉,大家的心態可以調整成『我確實有做不對的事情,我要對得起自己的品格,真誠的承認我做了什麼事情,描述事實,不需要有其他的情緒,解釋自己當時錯誤的判斷出自於什麼想法,現在想要補救的方案又是什麼?』

「這樣的道歉,會讓你感覺到,你願意負責,又不濫情,就事論事,會塑造你更高的可信度。在競爭的世界中,大家都知道犯錯是常見的事情,正因為如此,犯錯之後,講究真誠和坦白,提出補救的方案,願意接受其他人的建議,能夠把危機,扭轉為被大家欣賞和喜歡的方向。

「反而越扭捏、潦草帶過,會讓大家覺得你不認真,你不願意接受事實。那麼人們的競爭性就會被帶起來,更要逼你道歉,肯定雙方感覺都非常差。只要不是出自於真心的道歉,道歉也只是一個形式上的認輸而已,完全失去修補世界的力量了」老師惋惜的說。

確實如此,地球上不管是在哪個國家,經常可以看到公眾人物,像是政治人物拒絕道歉,還更狡辯,就是要拼輸贏。

「沒辦法好好的道歉,也有大部分是因為,他的生活經驗沒有可以學習效仿的對象。」老師不帶批判的說:

 

「我會覺得這樣的孩子是可惜的。還沒有學會道歉,還無法理解修補的力量,在我眼中看起來都還是孩子,不懂信任多麼的珍貴,也還不夠認識自己的狀態。但是我相信未來有一天,這些孩子們,他們會在成長的體驗過程中,可能是在進入靈魂的階段,才會意識到,能夠面對自己的挫折,才是真正的勇氣與力量。世界會引導他們成長,我們就祝福他們囉。」

然後跟不同年齡層的道歉,以及體悟心得,下次再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am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